2019-03-03
從1980年我國建筑能耗就占全國能源總消耗的11%,發展到現在我國建筑能耗已經能夠占到全國能源總消耗的31%了。最引起注意的是,每年城鄉建筑房屋的增加速度達到了20%,也就是每年20億平方米建筑被建成,而其中有著95%左右的建筑物都是高耗能建筑,假如這樣的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,一批一批的高能耗房屋在建成后,短時間內基本是不能改造的。而相關機構也有明確指出:要確保以經濟最優方式過渡到低碳未來,必須避免現在投資決策導致高碳的排放。
目前高速發展的建筑行業已經列入我國建筑能耗大戶其中包括:采暖、空調、通風、照明、熱水、家電等在內的總能耗已經超過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/4,達到約30%,居耗能首位,且這一比例將會持續快速增長。
我國建筑節能不僅起步較晚,能源浪費也比較嚴重,當前建設過程能耗高,大量建筑存在著因結構不合理、材料使用失當而引發的高耗能、高排放等問題,有關數據表明,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建筑鋼材消耗要高出10%至25%,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;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%以上,而污水回收率僅為發達國家的25%。與此同時,我國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,單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氣候條件下發達國家高出2~3倍。在綠色建筑領域,低碳住宅的發展也受到推崇。當前,世界大約50%的住宅開發在中國。
因此,我國建筑業要加快行政立法,把推廣建筑節能從號召性行為變為強制性行為,在“十二五”規劃中應針對新開工建筑和低碳建筑改造比例,制定量的要求和分年度實施計劃。同時加強試點示范工作,保證節能改造工程質量。
我們綠色建筑的目標在于實現節能、節水、節地、節材,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更注重人的舒適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,代表了現代建筑的發展方向。我們在建筑中發現如果使用新型環保建材輕質隔墻板,不僅能大大的提高房屋的保溫性能,增加其使用面積,而且還能減少建筑的承載,讓建筑在更加安全。
掃一掃關注微信